培养孩子“亮剑”精神
学会自信、坚强 懂得惜福、感恩
太原分公司地址:
山西综改示范区太原学府园区长治路
太原分公司联系电话:
400-6903-696 028-87762808
24小时咨询热线:
18802054466
教育,要先教会孩子做一个快乐的人
[亮剑教育集团] 发布时间:2016-08-05 08:41
温图按:这是来自读者吴晓娟的投稿,她是一位老师,偶然中读到《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给了她很大的启发,教书育人,重要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成为一个快乐而优秀的人。
偶然,在温州学习网电子图书“网上读书月”看到了的这本书,心中略有感触,便打开细细品读了一番。
看完之后,我的心中不禁波澜起伏,书中所阐述的快乐教育的哲理犹如一池绿萍、一川芳草、一树迎春花一般扣动我的心扉,使我不得不停下来思考:“教育要先解决什么问题?”
一、教育,要学着去了解孩子
在本书中,斯宾塞借着上帝的口吻说:“我送到你们身边的孩子都是一样的聪明可爱,只不过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罢了,他们每个人的潜能都足以使他们成为社会的骄傲。但是后来呢,你们之中的人,有的悉心去培养,像照料一粒麦种;有的却渐渐失去了耐心,不再去寻求教育孩子的方法,反而粗暴、简单地对待孩子,以致孩子越来越愚钝,甚至走上歧途。”
这段话揭示了我们人人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可是,在日常的教育中,我们却常常忘记。不得不承认,几乎所有的老师都特别喜爱成绩优秀、能力卓越的孩子,而为那些领悟能力低下,学习习惯差的孩子而头疼。我们经常理直气壮地对这些孩子说:“你们怎么就不能像那个谁(优秀的孩子)一样让老师省心呢?”“做到他那样很难吗?”“像他那样做可不可以?”
然而,我们总是发现,无论我们如何进行“对比”刺激,那些个我们认为的“差生”总不能向着我们所说的“目标人物”靠近,于是我们感到气馁,我们灰心丧气,我们觉得这群孩子着实“朽木不可雕。”
可是,老师们,如果他们本就不是“木”,是一朵“花”,抑或是一株“草”呢?我们为什么就非要花尽所有力气,让他们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呢?我为何就不能容忍他们以一颗含珠的草,一朵待放的花的姿态存在?
还是,我们本就不曾静下心来,俯下身来,仔仔细细地观察每个生命个体,探寻他们的生命特性和成长特点。由此,我想到生命教育的初,原是要我们老师先学着去了解孩子,懂得生命的秘密。
二、教育,要学会去欣赏孩子
因为懂得,所以我们能够容忍每个个体的参差不齐,进而学会关注每个生命流动的气息。书中提到:“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并欣赏他们的长处;告诉他们积极看待事物的好处,让他们对积极的选择有切身体会。对孩子存在的短处,要客观看待,更要乐观看待,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
文中的“欣赏”两字对我启发尤深,听说爱情的高境界就是男女双方的互相欣赏,我觉得教育亦如是——教育的高境界是老师和学生的相互欣赏,这才是“爱的教育”的真谛。
那么,爱一个孩子,我们就不应该以“爱”的名义去咄咄苛责,更不应该拿恒定功利的价值观去强迫他们“就范”。
很喜欢一首小诗“我和小鸟和铃”:虽然我展开双臂,也绝不能飞上天空,会飞的小鸟却不能像我,在大地上奔跑。虽然我晃动身体,也不会发出美妙的声音,会响的铃却不能像我,会唱许多歌谣。铃和小鸟,还有我,大家不同,大家都好。
这让我记起八年前,我正带一个毕业班,因为临近期末考的缘故,我时时刻刻督促着孩子们学习,每天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成绩的重要性。
在一次班队课上,我又开始絮絮叨叨,进行我所谓的“谆谆教导”,正当我讲得唾沫横飞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一个男孩子一直低着头在抽屉里捣鼓着什么。“是他,成绩不好还搞小动作!”
我有点生气,箭步冲过去掏出他藏在抽屉里的东西,是一个小型望远镜,做得倒是很精致。可是,他居然在这时候做望远镜,他知不知道距离考试仅两个星期,而他的成绩却一直徘徊在及格边缘。
我板起面孔,正打算好好教育一番,突然听到他开口说:“老师,我的望远镜做得好不好?”我一愣,看到他的脸微微扬起看着我,我不知该怎么回答,转头看向窗外,那时候,阳光正照着小草,闪着明亮的光。
我一下子软下心来,给了他一个微笑:“做得很精致!”然后,我看到他笑了,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原本雾气迷蒙的双眼也蓦地清亮起来。
那次,他笑得很开心,只因我短短的一句称赞,而后他的成绩虽仍不见上涨,但人却明显变得乐观。
而那以后,我也悟到了一点点教育的门道:开始学会从各个角度欣赏孩子,而不再是一味地鞭策其前进。
三、教育,要培养孩子快乐的能力
如果说:“快乐是一个人生命美的存在状态,也是人生高价值”,那么快乐教育的终目标应该是指向培养孩子的快乐能力。可是,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快乐的能力呢?
此书中说:“我以为教育之目的,是帮孩子成为一个快乐之人;”假如从一段送进去是苦涩的汁,那么,在另一头流出来的绝不会是甘甜的汁。”
然而,中国的传统教育告诉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快乐”二字从来不会被父母挂在嘴边,我们自然也很难从孩子身上觅其踪迹。
望子成龙的父母教会了孩子争强好胜,苦心经营的老师催促着他们奋发图强,无数的历史故事告诉他们要“头悬梁,锥刺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没有人告诉他们做一个快乐的人,亲近自然,呵护时光,静待成长。
每次春游的时候,孩子们总嚷着去“温州乐园”,那里有刺激的游戏正等着他们,如果一听到是去爬山或者公园踏青,他们立马浑身泄气了一般,耷拉下去。“爬山有什么意思,不就是那些花花草草吗,看都看腻了。”
他们说得理直气壮,可是,他们何曾好好地看过一眼呢?又何曾为一朵花开而心喜,为一片叶落而心伤?何曾好好地触摸过一棵树的温度,好好地观察过一群蚂蚁搬家?
没有!因为他们不曾学过如何用一颗温暖、敏感而快乐的心去感受外界的温度,去悲天悯物,继而去温暖另一个生命。
因此,他们长大了也学不会“爱”,首先不爱惜自己,整天唉声叹气,性命轻易就能放弃;继而不会爱别人,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怒目相视,横冲直撞,左右碰壁。
《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虽语言质朴,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每次的品读都给我不小的心灵冲击。
我越发认识到“教育”是一个极其严肃的话题,每个教师都应该本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去做好日常教育工作中的每一件事,尽其所能善待那些可爱而鲜活的孩子,尝试快乐教育的方式去教会他们快乐的能力,铺垫他们幸福一生的奠基石。